據日經新聞28日報導,Panasonic松下公司将退出半導體事業,相關事業公司的股權将賣給中國台灣新唐科技。微控制器(MCU)廠新唐昨日發布公告,28日将暫停交易;市場推測,停牌原因可能和公司将進行并購有關。
報導指出,Panasonic計劃出售的對象爲旗下從事半導體研發、制造、銷售業務的全額出資子公司Panasonic Semiconductor Solutions(簡稱PSS),而PSS和以色列專業晶圓代工廠TowerJazz分别出資49%、51%設立的合資公司「Panasonic TowerJazz Semiconductor(簡稱PTS)」也将進行出售;PTS目前利用位于富山縣和新瀉縣的3座工廠生産影像傳感器等半導體産品。
據報導,Panasonic的半導體事業持續陷入虧損,而Panasonic原先雖計劃重振半導體事業業績,隻不過因美中貿易摩擦導緻銷售減速、也成爲Panasonic放棄持續營運半導體事業的導火線。PSS 2018年度(2018年4月-2019年3月)營收爲922億日圓、營損額爲235億日圓。
松下1952年與荷蘭的飛利浦成立合資公司,涉足半導體業務。在日本國内外擴建工廠,用于自主生産的家電等。1990年前後,松下在半導體銷售額上曾跻身世界前10強,但随着韓國和台灣企業崛起,業績持續惡化。
再加上電視和數碼相機等的銷售減速,工廠的開工率下降,2014年将富山和新瀉的3家工廠改爲與TowerJazz共同運營。還關閉了位于岡山縣和鹿兒島縣的工廠。今年4月,松下宣布向羅姆出售部分業務,一直力争推進重建。
着眼于新一代汽車的普及,松下最近一直在加強用于電動車的電池管理的半導體等車載業務。不過,半導體業務的核心企業松下半導體解決方案的2018财年(截至2019年3月)銷售額爲922億日元,營業損益爲虧損235億日元。2019财年(截至2020年3月)将半導體業務扭虧爲盈定爲必達目标,但由于中美貿易摩擦導緻的需求低迷等影響,難以實現盈利,因此決定出售。
據公開資料顯示,新唐科技的兩大業務支柱是用于控制電子産品的MCU(微控制單元)等自主産品和來自其他企業的代工訂單。2018财年(截至2018年12月)合并銷售額同比增長9%,達到100億新台币,淨利潤增長3%,達到7.11億新台币。該公司将面向汽車和工業的業務定位爲今後的重點發展領域。
台灣的半導體存儲器企業華邦電子持有新唐科技的約6成股權。新唐科技2008年以運算處理相關業務從華邦電子剝離的形式拆分和獨立,2010年在台灣證券交易所上市。新唐将借助豐厚的資金實力,把技術實力深受好評的松下的半導體業務納入旗下。
此前日本企業曾席卷世界半導體市場。美國調查公司IC Insights的統計顯示,從各國半導體市場份額來看,日本1990年掌握49%。不過,由于投資判斷遲緩和業務重組等原因而陷于被動,在韓國和台灣企業的攻勢下,日本2018年的份額降至7%。在美國高德納發布的世界半導體企業前10強中,2018年已沒有日企的名字。
另外,NEC和日立制作所的部門合并後設立的爾必達存儲器2012年陷入經營破産。合并日立制作所和三菱電機的半導體部門而成的公司與NEC電子合并業務、于2010年啓動的瑞薩電子2019年1~9月轉爲營業虧損。如今仍以積極投資顯示存在感的隻有專注于圖像傳感器、掌握全球份額5成的索尼。
專業的技術團隊
優秀的服務品質
咨詢一:18521534874
咨詢二:13761505652
咨詢三:17302192353
客服一:2850689921
客服二:2850689927
客服三:2850689924
掃一掃上面的二維碼圖案
關注微信公衆号
請輸入搜索關鍵字
确定